网站首页  招生报考  高考复习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招生报考信息:

 

标题 2024年广东财经大学考研大纲
内容
    
    2024年广东财经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说明:由于专业课考试为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就要以各院校公布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重点为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广东财经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中观经济学0201Z1
    学科点简介:广东财经大学中观经济学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中观经济学由广东省原副省长、广发证券创始人陈云贤教授创立,已逐步在全国各大高校共同建立起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广东财经大学将中观经济学学位点设立在数字经济学院,依托学院建立了广东财经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中心,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广东财经大学中国数据研究院的平台支撑下,在广发证券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个方向和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实现了中观经济学和数字经济、资源环境经济的融合创新。目前,已和广东智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海农商行、智慧零售、企研大数据、云润大数据等十多家企业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并设立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聘任了近二十位校外行业创新导师,为中观经济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持。
    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扎实的中观经济学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扎实的文字书写能力和成熟的沟通交往能力,能够对生成性资源、政府超前引领、区域阶段发展等焦点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具有继续深造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需要,致力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观经济学》《中级宏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字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发改、财政、税务、规划、商务、统计、数据管理等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金融、能源、交通、环保、高新科技等行业央企、国企和科研机构。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
    专业代码:0201Z1                                咨询电话:0757-87801304
    

    序号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1
    

    资源生成与经济增长
    

    (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英语一(100分)
    (3)▲数学三(150分)
    (4)经济学基础(150分)
    

    F015-中观
    经济学基础(100分)
    

    2
    

    区域政府竞争与超前引领
    

    3
    

    市场经济双重主体与阶段发展定律
    

    ▲表示统考科目或联考科目,考试题型、考试大纲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其他为自命题科目。
    考试题型:
    《经济学基础》
    (1)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
    (3)论述题(2题,每题30分,共60分)
    《中观经济学基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  (4题,每题10分,共40分)
    (3)论述题 (1题,每题30分,共30分)
    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第7版,作者: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复试参考书目:中观经济学(第二版),作者:陈云贤,顾文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考试大纲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概述:
    内容主要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竞争市场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与货币市场均衡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理论
    一、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
    l 需求理论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需求定理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l 供给理论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供给定理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l 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含义及形成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l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分类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l 弹性理论的运用: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
    l 效用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及特征          消费可能线(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l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三、生产理论
    l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l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l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l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l 规模报酬
    四、成本与收益理论
    l 成本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l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的分类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l 长期成本
    长期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
    l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利润最大化原则
    五、竞争市场理论
    l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类型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
    l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含义与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l 非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其特征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了解)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理论
    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l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l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
    l 乘数理论
    l 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了解)
    物价指数                      失业率
    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
    l 投资的决定
    实际利率与投资                 边际效率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预期收益与投资
    l 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l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l 利率的决定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l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l 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l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                    自动稳定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l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四、失业、通货膨胀理论
    l 失业理论
    失业的分类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失业的影响                      奥肯定律
    l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分类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其他通货膨胀理论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l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中观经济学基础》
    《中观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概述:
    学生应掌握中观经济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考察学生对中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考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中观经济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资源生成与区域资源界定
    1.资源生成
    资源稀缺与资源生成,资源生成的含义,资源生成的特性,资源生成领域投资的高风险性表现,原生性资源,次生性资源,逆生性资源。
    2.区域三类资源的界定
    可经营性资源,非经营性资源,准经营性资源,准经营性资源向可经营性资源的转换,准经营性资源的置换目标与规则。
    3.区域三类资源的配置
    区域三类资源的配置特点,区域三类资源的配置手段,准经营性资源配置载体、资本运营与问题揭示。
    4.区域四阶段资源配置
    产业经济竞争导向阶段,城市经济竞争导向阶段,创新经济竞争导向阶段,共享经济竞争导向阶段。
    二、区域政府双重属性
    5.区域政府的经济职能
    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
    6.区域政府的“双重角色”
    区域政府的“准企业”角色,区域政府的“准国家”角色,区域政府双重角色的辩证统一。
    7.区域政府竞争
    区域政府竞争特点,区域政府竞争政策,区域政府竞争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区域政府竞争目标函数,区域政府财政支出,区域政府竞争力决定机制(DRP模型),“三类九要素”竞争理论。
    8.政府超前引领
    区域创新与超前引领,超前引领的内涵,超前引领的原则,超前引领的手段,超前引领的目的,供给侧超前引领“三驾马车”,超前引领与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区别。
    三、市场竞争双重主体
    9.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现代市场体系的划分,市场失灵的类型,政府失灵的类型。
    10.市场竞争双重主体
    资源调配的两大主体;企业竞争与区域政府竞争的关系,区域经济竞争发展规律。
    11.竞争中性
    企业竞争中性原则,区域政府竞争中性原则。
    四、成熟市场经济“双强机制”论
    12.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的划分,有为政府的类型,“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模式组合。
    13.经济增长率
    潜在经济增长率,现实经济增长率,中等收入陷阱。
    14.经济增长新引擎
    全球投资新引擎,全球创新新引擎,全球规则新引擎。
    点击链接查看详细内容:https://yzb.gdufe.edu.cn/2023/0921/c4691a180111/page.htm
    
随便看

 

大学招生报考网招生报考指南是提供高考报名时间、志愿填报、招生简章、大学录取分数线、大学专业、大学排行榜、高考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版等信息的免费高考信息查询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2-2024 fe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