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截至2021年底,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高校共计57所,认证通过时间比较早的大学有北京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说明这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比较强势的,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有效期开始时间 | 有效期截止时间 | 备注 | 1 | 北京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4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不在有效期内 | 2 | 昆明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4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3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4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5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不在有效期内 | 5 | 北京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6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6 年 1 月 | 2018 年 12 月 | | 7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6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8 | 中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6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不在有效期内 | 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6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10 | 上海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11 | 南京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12 | 中国矿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13 | 盐城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14 | 福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15 | 南昌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16 | 郑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17 | 西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18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19 | 同济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1 | 中国计量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2 | 安徽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3 | 福建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4 | 河南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5 | 河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6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7 | 华南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8 | 西南交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29 | 北京化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1 | 南京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2 | 浙江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3 | 浙江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4 | 济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6 | 重庆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7 | 成都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8 | 西南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12 月(有条件) | | 39 | 天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40 | 东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4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12 月(有条件) | | 42 | 太原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4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4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45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46 | 常熟理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47 | 中原工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48 | 湘潭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49 | 西安交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1 年 1 月 | 2026 年12 月(有条件) | | 5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51 | 南京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52 | 福建农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53 | 湖北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54 | 湖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55 | 攀枝花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56 | 贵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57 | 长安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2 年1 月 | 2027 年12 月(有条件) | |
说明: “专业名称”为专业的当前名称,部分专业在认证有效期内曾用其他名称,详请查询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网站(http://www.ceeaa.org.cn/); 部分专业已参加多轮次认证,“有效期开始时间”为首次通过认证的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最近一轮通过认证的有效期截止时间;总的有效期起止时间不具比较意义; 部分专业的“有效期截止时间”包含“(有条件)”的,表示需要根据其最近一轮认证有效期内中期审核结论决定是否延长至有效期截止时间; 部分专业在部分年份不在认证有效期,相关信息在“备注”栏说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材料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该专业正式出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之中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人文情怀,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成型、热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 (1)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与使役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3)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各种材料的制备、性能检测与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了解材料类专业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备设计材料和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根据工程应用选择材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了解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6)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