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招生报考 高考复习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标题 |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
内容 |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特制订以下学区教研教研计划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本学期开始,对第七册教案和故事资源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设计整理成册,建好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与大家共享资源。 3、教师要学会通过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工作计划 月份 工作安排 八月份 1 、参加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2 、布置落实各校的教研工作任务 九月份 1 、 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 、 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3 、第七册品社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4 、第七册品社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 十月份 1 、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 、《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 、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内容为( a 、叙述“我的教学故事” b 、分享“我的教学感言” c 、展示一堂品德课(课例自选) 十一月份 1 、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 、《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1 、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一月份 1 、学期评价与质量评估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努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使我们学校的品德教学队伍素质更上一层楼,使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二、工作要求: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2.本学期开始,对十一册教材教案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方案整理成册,建设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在次基础上探索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评价标准,从而逐步完善本市品德学科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完整的、可行的课程体系。我教研组将积极参与,并组织优秀教师参加教案撰写,教学故事筛选。 3、加强网上教研活动。可结合本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及时上传优秀课例、理论学习资料、活动通讯稿等,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通过开展校级课堂教学评比,以评促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研究课可结合一至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自定教学内容。 三、具体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市教研组长会议。 2、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3、制定本学期学区教研组计划。 九月份: 1、推进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提出修改意见。 2、申报参加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行动 。 3、六上教材教案整理。 十月份: 1、参加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行动。 2、学区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3、六上故事资源整理、筛选。 十一月份: 1、参加市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十二月份: 1、学习教育理论,进行博客、qq等网上沙龙,写体会。 一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 2、期末质量评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改的思想精神,推进基础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品德教研组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自身素质。 二、工作思路 1.学习反思聚焦,促进有效教学; 2.立足常态课堂,提升执教能力; 3.加强校际交流,实行资源共享。 三、工作重点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法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德育纲要,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师德学习,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新教学观念,对新教材进行备课指导,交流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抓好教学课前调查,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发展实际,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主要工作安排 八月: 1、课题结题。 2、参加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九月: 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传达大组会议精神,制定并落实工作计划。 3、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4、二年级上册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5、二年级评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6、二年级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 7、参加小学各学科教研组长会议暨新课程跟进培训。 十月: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十一月: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十二月: 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一月: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期末评价。 2、期末常规检查。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和品德学科教学建议30条为指导,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以教研活动为工作主线,关注教学常态,聚焦教学疑惑,努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积极推进我区品德学科的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丰厚底气 本学期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引导教师开展学科理论的学习,一是培训。采用示范、研讨、点拨等小型、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努力带给教师 “经验的分享”和“价值的建构”,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沙龙式交流。依托qq群平台,组织学区品德骨干教师,期初确定研讨主题,在教学实践中剖析课堂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把他们推到课程实施的前沿,从而引领我区的品德教学,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立足实践,扎实研究 为进一步培育教师的课程意识、研究意识,本学期本着“常规工作优质做,重点工作精细做,特色工作创新做”的策略,努力将教研中心下移到学校,力求“人人改一点,校校试一点,课课做一点”,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2、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具体实施中继续走“一般教师抓过关、骨干教师上水平创特色”的培训思路,锻造教师,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3、做实课题研究 抓实08学年在市级立项的课题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对课题指导,走实研究的过程,强化过程的监控,规范档案的管理,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具体工作 九月份: 1、各乡镇思品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计划。 2、品德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地点未定) 十一月份: 1、观摩省级优质课课例。(主题: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交流) 2、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十二月份: 1、“如何搞好小课题研究”网上主题沙龙。 2、 “同读一本书”活动。 (《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 点评 100 个教育案例 》或《 好习惯速成秘诀 —— 好习惯教育的宝典》 ) 一月份: 1、撰写“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2、组织各年级做好考查工作,并上交试卷。 3、交流各乡镇教研组工作。 9 月份: 1、 参加市教研组长会议 2、 组织学区教研组长会议,传达市活动安排 a 、建立各乡镇教研组长通讯录 b 、收集整理第一册故事资源并做好故事链接 c、收集整理第一册优秀教案 d、征集一年级品德评价方案 e、布置学科教学规范事项 3、 联系学科指导小组服务学校 10 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活动 2、参与《县域小学教学质量监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 3、组织学区中年教师课堂风采展 a、叙述“我的教学故事” b、分享“我的教学感言” c、展示一堂品德课 11 月份: 1、参加市中年教师风采展 2、故事资源的开发应用策略的征集 12 月份: 1、期末质量评估 2、期末总结 一、 指导思想: 围绕着课程资源开发这个主课题展开教育教学研究, 提高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结合市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 二、 主要工作 (一)开展教研组建设,浓厚教学研讨氛围 1、开展主题研讨,展示教学风采 确保每学期两次主题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组的实际,积极参加学校间的互动交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抓住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发挥同伴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学区品德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2、建立帮学对子,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探索不同类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同时,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学科教学研究,重点做好课题研究。 2、大胆探索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继续改革、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改变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模式,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多样化要求,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逐步建立建成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制度。 三、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市学区大组长会议 九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检查期初备课情况。 3、学习品德课堂教学常规30条,意见建议征求。 十月份: 1、组织进行课程改革理论学习: 2、组织品德教师参加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活动。 3、小学中年教师品德学科学区选拔比赛。 十一月份: 1、市中年教师品德学科课堂教学风采观摩。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3、期中备课检查 十二月份: 1、组织一次学区级调研活动 一月份: 1、品德教研组工作反思交流。 2、期末备课检查、期末学生成绩评定。 |
随便看 |
|
大学招生报考网高考作文范文素材大全提供海量高考语文和英语作文范文及写作素材,基本覆盖所有常见体裁及热点主题的作文素材,是不可多得的高考复习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