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招生报考  高考复习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在此处输入要查询的高考复习资料:

 

汉字 唯有牡丹真国色是谁的诗 是哪位诗人写的
释义
    这首唐诗就是刘禹锡的《赏牡丹》,是刘禹锡最为著名的咏物诗。这首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衬托的手法,显现出牡丹花的雍容华贵。诗歌的一开始就由庭前芍药和池中的荷花,来反衬牡丹花的国色天香。
    唯有牡丹真国色是谁的诗
    赏牡丹
    刘禹锡 〔唐代〕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国色”,旧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现了出来。“真”字虽是副词,却加强了语气;“唯有”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包含着之所以作出如此不二的选择,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在这样的美好评价和高度概括之后,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才使得“花开时节”京城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争先赏玩。
    《赏牡丹》赏析
    《赏牡丹》这首诗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一开始并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态形色,而是把牡丹置于百花园中,从侧面与“庭前芍药”“池上芙蕖”这些花中的佼佼者相比。
    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
    
随便看

 

大学招生报考网高考复习资料大全提供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文综、理综等高考复习资料,是高考复习及应试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fe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