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招生报考 高考复习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汉字 |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 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释义 |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告诉了我们做事必须要自己亲自实践,才可以做得更好,不然都是空话,容易出错。纸上谈兵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概述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在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而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纸上谈兵的故事有什么启示 1.唯物论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纸上谈兵没有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当然是会失败的。 2.辩证法原理 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纸上谈兵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违背了发展观。 3.认识论的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实践也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兵法是经过实践而来的,是一种认识,认识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纸上谈兵的原文 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 |
随便看 |
|
大学招生报考网高考复习资料大全提供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文综、理综等高考复习资料,是高考复习及应试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