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招生报考  高考复习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在此处输入要查询的高考复习资料:

 

汉字 愤郁颇见辞色出自哪里 意思是什么
释义
    “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的翻译: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出自《过庭录》:“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愤郁颇见辞色出自哪里 意思是什么
    《过庭录》的原文及翻译
    过庭录原文: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过庭录翻译:
    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
    颇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读音:pō
    1、<形>偏斜;偏差;不平正。
    《左传·昭公二年》:“君行已颇,何以为盟主?”
    《史记·匈奴列传》:天不颇覆,地不偏载。
    《书·洪范》:无偏无颇,遵王之义。
    2、<副>略微;稍微。
    《陌上桑》:“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3、<副>很;甚。
    《<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风静,舟行颇迟。”
    4、<形>偏邪,不公正。
    《左传·昭公二年》:君刑已颇,何以为盟主?
    《荀子·臣道》:朝廷不颇。
    《左传·昭公十六年》:刑之颇纇。
    读音:pǒ
    <副>通“叵”,见“颇奈”。
    
随便看

 

大学招生报考网高考复习资料大全提供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文综、理综等高考复习资料,是高考复习及应试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fe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0: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