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招生报考  高考复习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在此处输入要查询的高考复习资料:

 

汉字 赵国为什么换掉廉颇 原因是什么
释义
    赵国换掉廉颇的原因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廉颇坚守不出,秦国大军始终难以彻底消灭赵国士兵,所以,秦国就让人在赵国散播“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的消息,这无疑让赵孝成王心存幻想,希望赵括也可以像他父亲一样取得胜利。(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赵国为什么换掉廉颇 原因是什么
    长平之战赵国换掉廉颇的原因
    1、由于秦军此时很强大,赵军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廉颇就率军坚守城池,想以此来消耗秦军的战斗力。可是此时,赵孝成王却认为廉颇怯战,不敢进攻,于是催促廉颇进攻。但廉颇就是坚守不出,导致了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不满,有想换掉廉颇的想法。
    2、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去赵国用金钱贿赂赵国人,实行反间计,在赵国说,秦国最怕赵括,廉颇很胆小,很快就会投降。赵孝成王听到这个谣言是深信不疑,孝成王认为廉颇胆小并不是他一个人这么想,原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于是决定换掉廉颇。
    3、赵孝成王认为赵奢打仗水平很高,那么他的儿子的军事水平也会很高。
    廉颇的主要战绩有哪些
    一、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伐齐国,攻下了齐国的晋阳,这次战役战果辉煌,为此,廉颇被拜为上卿。这一年,廉颇大概三十二三岁的样子。
    二、赵惠文王二十年,廉颇再次攻打齐国,取得了“破其一军”的战绩,战国的“一军”大概是12500人,这也是不小的战绩了。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廉颇是配合燕国乐毅对齐作战的。
    三、赵惠文王二十一年,廉颇有一次攻打齐国,这回攻下了齐国的“几城”。
    四、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攻打魏国,夺取了安阳和防陵两座城。
    五、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大削弱。长平之战后的第五年,北边的燕国趁火打劫,出兵攻打赵国。赵国以廉颇为将,大破燕军,杀死燕军主将栗腹,同时反客为主围攻燕国,迫使燕国献出五座城,向赵国求和。因此这次的战绩,廉颇也被封为信平君。
    赵国的历史介绍
    赵国(前403年至前222年),是战国时期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之后,原为赵侯。于公元前325年称赵王(按照周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但楚、吴、越三国的君主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到了战国各大强国的国君相继称王)。
    
随便看

 

大学招生报考网高考复习资料大全提供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文综、理综等高考复习资料,是高考复习及应试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fe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