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缩小倒立实像。2、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成等大倒立实像。3、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实像。4、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同侧放大正立虚像。5、物距等于1倍焦距,则无法成像。  关于凸透镜的知识点 基本概念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能让光线透过去,在进入和离开透镜时,光经过两次折射而改变光路,所以透镜是一种折射镜。 透镜分类 据透镜的形状,可把透镜分为两大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例如:放大镜、老花眼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凸透镜实验 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摄景物时,使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 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用强光照射幻灯片时,就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得到的像成为“正立”的,要把投影片上下颠倒放置。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 4、眼睛: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原理: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需戴凸透镜调节; 5、老花镜 用于校正老花眼的视力 原理:利用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6、LED手电筒 用于生活照明 原理:光源位于焦点处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束原理。 7、太阳灶 用来加热食物 原理:凸透镜汇聚光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