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招生报考 高考复习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汉字 | 高中化学学考基础知识点 高频考点整理 |
释义 | 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 高中化学常考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后装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溶液。 18.(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跟标准比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 22.称量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品。加热后的品,先冷却,后称量。 1.实验室里的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高中化学必背的高频考点 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高价金属离子: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其它:[ag(nh3)2]+、新制cu(oh)2? 含氧化合物:no2、n2o5、mno2、na2o2、h2o2?、hclo、 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 还原剂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s?低价金属离子:fe2+、sn2+??? 非金属的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hi、nh3、cl-、hcl、br-、hbr低价含氧化合物: 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机物:?醛、、盐、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 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3s+4hno3(稀)===3so2+4no↑+2h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cu+h2so4稀不反应cu+2h2so4(加热)---so2 3.溶液碱. 2s2-+so32-+6h+=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s2-、so32-,cl-、clo3-在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条件下共存. fe2+与no3-共存,但当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一般含氧盐作氧化剂时,在条件下,氧化比在中及碱环境中强.故kmno4溶液氧化较强. 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3cl22pcl3(cl2不足);2p+5cl22pcl5(cl2充足) 2、2h2s+3o22h2o+2so2(o2充足);2h2s+o22h2o+2s(o2不充足) 3、4na+o22na2o2na+o2na2o2 4、ca(oh)2+co2caco3↓+h2o;ca(oh)2+2co2(过量)==ca(hco3)2 5、c+o2co2(o2充足);2c+o22co(o2不充足) 6、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7、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8、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naalo2+hcl+h2o==nacl+al(oh)3↓ 9、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fe+hno3(冷、浓)→(钝化) 10、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4hno3(热、浓)fe(no3)2+2no2↑+2h2o 11、fe+4hno3(稀)fe(no3)3+no↑+2h2o3fe+8hno3(稀)3fe(no3)3+2no↑+4h2o 14、c2h5cl+naohh2oc2h5oh+naclc2h5cl+naohch2=醇ch2↑+nacl+h2o 15、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一、比较金属强弱的依据 金属: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质; 金属活动: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质。 注:金属与金属活动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的强弱;碱愈强,其元素的金属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反应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二、比较非金属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强弱: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化物的稳定:稳定愈强,非金属愈强; 4、与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cu2scu+cl2cucl2所以,cl的非金属强于s。 三“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10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0电子的ne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hfoh?、 三核10电子的h2onh2? 四核10电子的nh3h3o+ 五核10电子的ch4nh4+ 2.“18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8电子的ark+、ca2+、cl ̄、s2? 二核18电子的f2、hclhs? 三核18电子的h2s 四核18电子的ph3、h2o2 五核18电子的sih4、ch3f 六核18电子的n2h4、ch3oh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
随便看 |
|
大学招生报考网高考复习资料大全提供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文综、理综等高考复习资料,是高考复习及应试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