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很多想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都不清楚清华大学哪些专业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排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排名(满意度) 排名 | 专业名称 | 专业满意度 | 1 |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 5.0(15人) | 2 | 机械工程 | 4.9(11人) | 3 | 会计学 | 4.8(11人) | 4 | 法学 | 4.8(56人) | 5 | 心理学 | 4.8(22人) | 6 | 日语 | 4.8(16人) | 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8(34人) | 8 | 经济与金融 | 4.7(104人)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86人) | 10 | 电子信息科学类 | 4.7(15人) |
说明:由普通本专科学生对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情况以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得出(通过实名注册的学生才具有投票资格)。 清华大学优势专业排名(推荐指数) 排名 | 专业名称 | 专业推荐指数 | 1 | 应用数学 | 5.0(13人) | 2 | 经济学 | 5.0(13人) | 3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5.0(8人) | 4 | 微电子学 | 5.0(7人) | 5 | 工程管理 | 5.0(6人) | 6 | 美术学类 | 5.0(6人) | 7 | 工业工程 | 4.9(26人) | 8 | 工商管理类 | 4.9(21人) | 9 | 环境工程 | 4.9(14人) | 10 | 工商管理 | 4.9(12人) |
说明:推荐结果仅代表学生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推荐意见,不代表官方的专业排名,不同学校间不宜做直接比较。 清华大学最好专业排名(推荐人数) 排名 | 专业名称 | 专业推荐人数 | 1 | 经济与金融 | 4.7(183人)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148人) | 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4(102人) | 4 | 自动化 | 4.5(96人) | 5 | 数理基础科学 | 4.3(91人) | 6 | 土木工程 | 4.5(66人) | 7 | 建筑学 | 4.7(49人) | 8 | 计算机软件 | 4.4(42人) | 9 | 法学 | 4.7(38人) | 1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7(35人) |
说明:推荐的专业范围包括所有在校学生所学专业和上年度新增的招生专业。 清华大学专业录取分数线 小编整理了清华大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考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平均分 | 录取批次 | 1 | 药学 | 679 | 一批 | 2 | 建筑学(含城乡规划)(五年制) | 691 | 一批 | 3 | 机械类(含机械工程实验班) | 685 | 一批 | 4 | 自动化 | 681 | 一批 | 5 | 临床医学(八年制) | 688 | 一批 | 6 | 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 | 686 | 一批 | 7 | 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国际班) | 685 | 一批 | 8 | 工程物理 | 679 | 一批 | 9 | 土木工程 | 681 | 一批 | 10 | 工业工程 | 681 | 一批 | 11 | 环境工程 | 683 | 一批 | 12 | 软件工程 | 689 | 一批 | 13 | 生物科学 | 697 | 一批 | 14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 | 688 | 一批 | 15 | 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 694 | 一批 | 16 | 航空航天类(含钱学森力学班) | 679 | 一批 | 17 | 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86 | 一批 | 18 | 电子信息类 | 685 | 一批 | 19 | 医学试验班 | 689 | 一批 | 20 | 理科试验班类(新雅书院) | 688 | 一批 | 21 | 生物医学工程 | 679 | 一批 | 22 | 数理基础科学 | 681 | 一批 | 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81 | 一批 | 24 | 社会科学试验班 | 681 | 一批 | 2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85 | 一批 | 2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689 | 一批 | 2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90 | 一批 | 2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79 | 一批 | 29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681 | 一批 | 3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694 | 一批 | 31 | 护理学 | 584 | 一批 |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